商南:“四个注重”开创老年教育新篇章
近年来,商南县老年大学始终聚焦新时代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不断创新办学模式、优化教学服务、丰富活动载体,做到“四个注重”,在积极创建学习型单位的实践中深耕细作,不仅让广大老年学员实现了“老有所学”的心愿,更在银龄群体中营造了“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”的浓厚氛围,交出了一份让学员满意、让社会认可的老年教育答卷。
一是注重党建引领。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和老年大学管理人员融为一体,这种“一体化”的管理模式为党建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保障。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这一优势,除了灵活地安排政治理论学习之外,巧妙地把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般地融入日常教学,比如在声乐课上教唱经典红歌,书法课上书写红色诗词,舞蹈课上精心编排以歌颂革命历史、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舞蹈作品,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想的洗礼,传承红色基因,汲取奋进力量。老年大学编排、演出的节目也由党工委统一把关,确保节目内容积极健康,弘扬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。同时,党工委每月精心策划,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,包括专题党课、初心故事会、红色故事分享会、参观红色教育基地、志愿服务、政策理论宣讲等,组织老年大学的党员学员积极参与,让老党员们在活动中坚定信念、激发干劲,进一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余热。
二是注重科学管理。在课程设置方面,学校充分考虑学员的兴趣和需求,开设了声乐、书法、舞蹈、太极拳等热门课程。每学期开展学情调研,通过问卷调查、座谈会等形式,广泛收集学员的意见和建议,根据调研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,尽力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。全面拓宽师资渠道,学校从各类团体、协会以及退休人才中选聘教师,组建了一支近20人的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。学校为每位教师颁发聘书,并实行聘期管理,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。同时,积极开展教学研究,组织教师编写教学大纲,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,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,有效地确保了教学质量。此外,学校还定期向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汇报工作,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,不断优化办学条件、明确办学方向、规范学校管理。
三是注重用心服务。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大学的发展,县财政每年为老年大学预算经费5万元,不足部分由县委组织部兜底,全力保障教学需求。老年大学在自己现有教学场地的基础上,探索共享模式,与县文化馆共用舞蹈室、书法培训室、书画室等7个教学活动场所。秉承公益办学的理念,为学员提供笔墨纸砚等基本学习用品,并根据活动需求,购置舞蹈和太极拳服装,让学员们在学习和表演中更自信、更专业。投资3万余元对老年大学教室进行改造提升,添置了音响等设备,为学员们创造了更加舒适的学习条件。此外,学校确定三名经验丰富、责任心强的老同志包抓老年大学班级,他们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,注重细节服务,每次上课前,都会为学员烧好开水,管理人员和课任教师时刻关注学员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,及时解决学员遇到的问题,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,让学员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爱,更加安心地投入学习。
四是注重成果展示。在认真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上,老年大学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各类活动,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对外形象和丰硕的学习成果。在陕西省老年大学组织“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”主题征文比赛中,全市5篇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,其中4篇为我县老年大学作品,这些作品主题鲜明、情感真挚,充分表达了老年学员对党的忠诚和对新时代的赞美之情。参加全市离退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,我县21篇(幅)主题征文、书画和摄影作品获奖,集体获得“优秀组织奖”,学员们用笔墨和镜头记录下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身边的美好变化,展现了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今年以来,在太极拳公开赛陕西赛区比赛中,老年大学学员们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发挥,荣获集体项目一等奖1个、二等奖1个,个人项目二等奖5个、三等奖6个。近年来,县老年大学学员开展惠民演出14场次,将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社区、乡村,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。同时,积极参与全县“八一”晚会演出、第二届民歌民谣戏曲大赛、“邮政杯”舞蹈大赛等活动,为全县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。老年大学的原创舞蹈《商南在哪里》在全县“邮政杯”舞蹈大赛上,荣获第一名,参加炫舞中国全国舞蹈网络展示赛,获得传承奖金奖和专家点评奖银奖,并在2025年春晚海选中获得三等奖。县老年大学与县剧团、县文化馆联合举办“桑榆生辉洒满天 乐学享老绽华年”专题演出活动。成功举办“礼赞新时代 桑榆展风采”专题演出,全面展示了教学成果,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。
(签发人:商洛市老年大学校长陈莉;报送人:商洛市老年大学李华佗)